燃气理论知识


时间:2019-01-12

来源:大连华润燃气


★人工煤气

1、性质

煤气为无色的有特殊臭味的易燃易爆,剧毒气体,主要成分有:氢气、甲烷、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、二氧化碳、氧气、氮气等。自燃点为648.89℃,爆炸极限为4.5%-40%。最易引起燃烧浓度为21%,最大爆炸压力为7.94kg/cm2。燃烧热值为:30006000kcal/m3。煤气密度0.40.6(空气=1)。

2、危险性

与空气混合能成为爆炸混合物,遇火星、高温有燃烧爆炸危险。

3、一氧化碳及煤气的来源

凡是碳及含碳物质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,都会产生一氧化碳,而生产和生活中都离不开碳的燃烧。煤气是由煤或焦炭,半焦等固体燃料或重油等液体燃料经干馏或气化制得。

4、毒害性

人体吸入一氧化碳后,通过肺泡进入血液循环。与血液中得血红蛋白结合,即形成碳氧血红蛋白。

一氧化碳的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较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强300倍,而碳氧血红单被本身不能携氧,自身的解离又较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慢3600倍,这样就严重影响了血液的携氧,使组织缺氧,表现了一氧化碳对人体内呼吸的窒息作用。(特别是儿童,孕妇易于中毒)。城市用煤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约占1030%。

若吸入含5‰以上一氧化碳的空气时,就会引起重度的中毒症状,如昏迷、肺水肿、脑水肿、呼吸困难或不规则、心律失常、在短时间内休克甚至死亡。


★液化石油气

1、性质

    液化石油气属于易燃易爆物质,是丙烷、丁烷、异丁烷、丁二烯、异丁烯等低分子烃类组成的混合物,它是由原油蒸馏或其它石油加工过程中所得到的各类烃类混合物。

常温常压下,为无色易燃有毒气体,通常民用液化石油气添加恶臭剂后,有特殊臭味。气态相对密度:1.52,液化石油气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,低温或加压两种方法兼用就变成棕黄色液体,液态相对密度约0.5,微溶与水,由液相变气相,体积扩大250350倍左右。易聚集在低洼处。液化石油气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混合物,遇火或高温燃烧爆炸。爆炸极限一般约为1.5%-10%,(由于组成、成分不同,爆炸上限有时达到33%);容器最大充装量80%。

2、特性

1)燃烧、爆炸性:在空气中占1.5%-10%遇明火即可燃烧爆炸;4%-5%时,燃烧、爆炸最佳。

2)受热膨胀性:受热气体可扩大250350倍,膨胀率比水大16.1倍,其液态体积膨胀率比汽油、煤油都大。

3)气体泄漏的流散性与液化气的潜伏性:液化变为气态速扩散,形成高浓度区,迅速混合区,燃烧、爆炸最猛。其扩散的区与区之间,迅速扩大而且电阻率大于1013cm2,他们之间静电位达300付时即放电,产生燃烧爆炸。比重是空气的1.52倍,聚积在地面或低洼处,当流入河道中时,由于摩擦作用,即使逆风也会向水流方向扩散。遇火源即燃烧、爆炸。

4)吸热冻伤性:一旦泄漏,便由液态急剧减压气化,沸点为-42℃±0.57℃,从四周吸入热量,迅速降温使容器外结冰,极具有冻伤性。

5)毒害性:空气中含有1%时,使人呕吐、头痛,10%时二分钟使人麻醉,时间稍长即可死亡。液化石油气中含有硫化氢(H2S),对人的神经系统危害极大。

6)液化石油气在罐装和运输中极易产生静电,所以罐装和运输中应设有静电导除装置。

7)液化石油气属碳氢化合物,具有腐蚀性,对容器、管道、橡胶管、阀门、密封物料等有腐蚀作用,易发生脆变的泄漏,所以,要经常检查维修。

3、火灾特点

1)燃点低,热值大。

2)火焰温度高,辐射热强。

3)爆炸速度快,破坏冲击性强。

4)复燃的危险性大。

4、危险性

液化石油气着火,无论是对贮罐,还是气瓶,皆具有直接的威胁,他们都成了威力巨大,随时可能爆炸的“炸弹”。着火时容器受火燃烧辐射和热气流的影响,其内压力变化有三种情况出现:

1)受热50℃时,其饱和蒸气压为1.4MPa,压力增加与温度升高成正比,其速度约为20.330.4KP/℃。

2)在容器内的液量很少时,当达到某一温度时液态全部气化,此时气体压力的增加与温度的升高成正比。

3)容器受热后,内部的液体膨胀造成内部压力剧增,此种情况最危险,在火灾中这种情况极易出现。容器金属壁被加热,材料机构强度下降,发生塑性变形。容器内压力的剧增,造成容器物理性爆炸,容器一旦爆裂,除了大量的液化气冲出以外还同时会抛出金属碎块,足以伤害人体和建筑物毁坏。


 ★干气

干气中的组份以甲烷为主,同时含有氢气、C2和少量的一氧化碳等,是易燃易爆的窒息性气体,比重比空气轻,极易燃烧。

    空气中甲烷(含C2以上组分)浓度高于80%,人会因缺氧窒息,当空气中甲烷达2030%,因窒息作用会引起头痛,脉搏加快,呼吸量增加,注意力减退,细小肌肉运动失调等。